【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七)】
机汽学院:以育人为本 为产业服务 打造“亲产业”一流本科教育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我校即将迎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这是对我校近年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为充分展示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成果,校园网主页推出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报道,重点报道各单位近年来在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特色举措、工作亮点和显著成效,籍此激励广大师生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校以育人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塑专业、锤课程、炼教学为核心,凝练专业特色,以OBE教育理念为抓手,依托国家一流专业,紧密对接海西和厦门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学院将党支部的建设与日常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效发挥优良师风对教风学风的导向作用,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和奋发有为的青春榜样,先后有6人入选育人先锋党员名师先锋岗1人获高维真师德奖教金,获评厦门市总工会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1个,入选学生青春榜样及提名奖各1人。2022年,学院工会获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学院教师获学校表彰


  学院大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扎实推动支部建设项目化、品牌化,确保各项工作同向发力。2022年,学院机电教工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以该支部为示范引领,带动所有党支部开展一支部一品牌立项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中心工作。



机电教工党支部与兄弟院校、兄弟院系样板支部举行创建经验交流会

   

践行OBE教育理念,扎实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2013年以来,学院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理解以学生产出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并逐渐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引,凝练专业的毕业要求与培养标准能力矩阵,梳理并完善课程体系,修订和细化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环节和措施,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专门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办公室,常态化地持续改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等相关工作,切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车辆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后在2017年和2018年首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福建省首批通过认证的机械类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在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评。近年来,学院接待了近30所国内高校机械类专业同行和50余家企业来校交流,进一步学习互鉴,有效提升了学院在学界和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


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接受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察

   

依托行业产业支持,构建亲产业专业建设体系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塑专业、锤课程、炼教学为核心,践行基于“OBE”的工程教育模式,各专业紧密对接海西和厦门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行业产业,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产业模式,系统性地提出了亲产业专业建设体系,实现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师资队伍等九大要素亲产业,构建了实践性、创新型专业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积极构建亲产业专业建设体系

   

  多年来,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根植厦门、融入厦门、服务厦门、贡献厦门,辐射闽西南,为福建乃至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服务定位,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理念、机制和路径,围绕亲产业办学目标,实施以教师卓越、项目卓越、条件卓越、学生卓越为核心内容、体现专业鲜明特色的教学卓越工程,得到了产业界、国内外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可。



学院举办校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

   

积极推进四个回归,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果丰硕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积极推进四个回归,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理念,将其贯穿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着力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课程建设上均取得良好的成效。

  车辆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汽车服务工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交通工程专业入选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制图》课程入选线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研究生综合素质养成》课程入选国家级思政示范课程。此外,近年来学院还入选省级一流课程5门,出版百佳出版社应用型教材2部,立项省级教研课题10项、校级教改课题50余项。教学成果也颇为丰硕,自2014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2项。


  

教学成果奖获奖证书

   

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品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学院加强与行业企业建立的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将企业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构了多层次、应用型的实践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核心实践课程,遵循岗位实践-实践中课程设计-解决企业实际需求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课程设置原则,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行双向选择与淘汰机制”“预就业机制校企双导师制,实施--三方联动互惠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历届学生的长期实践,达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参与卓越计划实践的部分学生,自2018年以来参加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恒星杯毕业设计大赛获优秀奖等奖项7项。截至202212月底,车辆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共建立卓越计划实习实训基地24家,培养了500多名学生,深受企业的青睐和好评。



卓越计划学生企业实习现场


学生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恒星杯毕业设计大赛

   

实施项目驱动,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构建学科竞赛、学生课题、教师课题等多种项目平台,成立多个导师团开放工作室,支持打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学生特色俱乐部,”“”“”“推进,采用项目驱动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注重例教学。把企业需求、科研案例深度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企业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超70%,切实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设计开发全液压的干冰自动成型设备


  强化新落实。导师团开放工作室引导学生参与国家基金、省市课题、企业课题、学生课题、学科竞赛等项目,取得高水平论文、专利百余项,以项目驱动学生开发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推进事参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近年来,学生获得互联网+”国家银奖3项、铜奖1项,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在其他赛事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福建省奖项230余项。



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企业实际项目开发

学生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学生获第八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金奖,同时获得全国银奖

   

  支持色学生社团。机汽学院是中国大学生汽车系列赛事的发起单位之一,学院支持学生自主成立了AMOY赛车俱乐部,目前拥有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大学生方程式电动赛车队和大学生Baja赛车队。自2010年赛事创办以来,共获得4次全国总冠军,4次代表中国高校参加国际比赛,取得骄人的成绩。



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FSAE参赛赛车


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Baja参赛赛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机汽学院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中心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对得上、留得住、上手快、业务强、素质高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校评建办、党委宣传部、机汽学院)